台東南島文化藝術節

台東都蘭糖廠

在台東有個可愛的地方名字叫「都蘭」,這裡有座超過70歲的老糖廠,都蘭老糖廠曾是全台唯一製造紅糖的地方,仍有木造房舍、辦公室、升旗台和工廠保存著。 目前規劃成為都蘭紅糖文化園區,有很多藝術工作者投入此地,讓這裡重新注入新活力、綻放新生命增添藝術文化氣息。 (圖文來源 : 智邦專欄作家-甜蜜三加一)

豐源國小

趁著無敵爆藍天來到全台最美麗的國小「上課」,這股地中海希臘旋風果真名揚四海!走進校園裡讓人不敢置信!眼前這座潔白純淨藍白色系交替的美麗建築居然是學校!這簡直是七星級度假村等級了!

台東水往上流奇觀

受到地心引力影響,水往下流是人盡皆知的常識,但位於都蘭村漁橋附近的農田灌溉溝渠,卻出現反地心引力的「水往上流」奇觀,潺潺水流順著水溝蜿蜒往高處流去,令人嘖嘖稱奇。 因為水往上流,使得一條毫不起眼的灌溉溝渠聲名大噪,經常吸引遊客前來觀看,無論是信或不信,都值得親自到現場眼見為憑 ,親身體驗聞名全台的奇觀。 水往上流位於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,在11 號省道往台東152K處,右轉約50公尺處路旁,有一條農業灌溉溝渠,順著水溝,蜿蜒向上流去,這就是「水往上流」奇觀。 「水往上流」是因為路旁的景物傾斜度大於路面,而造成彷彿流水由低處往高處流的視覺上錯覺。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理設有休憩中心、停車場,並立有「奇觀」兩字石碑,是東海岸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。

台東小野柳

小野柳位於東海岸風景區景點的最南端,富岡漁港北方,距離台東市區約6公里,以單斜脊、蜂窩岩、龜陣岩、豆腐岩、蕈狀岩等各種景象綺麗奇岩怪石著稱,宛如天然雕刻公園,令人目不暇給,造型多變的海蝕景觀酷似北海岸的野柳,因而得名小野柳。 東海岸風景區管理處設置的小野柳遊客服務中心,內有自然地質展示館,介紹小野柳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海岸山脈形成與演進的過程,以及東海岸的旅遊資訊,是身歷其境小野柳生態特色前必訪之地。東管處在小野柳設有遊客服務中心,從遊客服務中心往小野柳的海邊步道,沿線遍生白水木、林投、黃槿、海棗等海濱植物,海邊則是奇岩密佈的天然石雕公園。 小野柳地層由厚層砂岩及薄層頁岩交互沈積形成,稱為砂頁岩互層。從地質上解釋,基本上是一塊很大的外來岩塊,由於砂岩和頁岩的軟硬不同,在海水長期侵蝕作用下,外貎上形成規則起伏,岩層面的節理也出現非常清晰的幾何線條,配合海的律動和藍天的變化,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,是坐臥靜思,觀海聽濤、賞魚戲水、看寄居蟹打架和尋找熱帶魚的好去處。天氣晴朗時,遙望東邊可以清楚看到32公里外的綠島,也可在海邊露營區紮營,享受浪漫的夜晚。 距離台東市區僅約6公里的小野柳,是與富岡港串聯成台東近郊半日遊或一日遊的最佳旅遊點。

台東海濱公園

台東海濱公園緊鄰台東市區海濱,經過有計畫的整建後,面貎一新,可以瀏覽綿延無盡的海岸和青翠秀麗的山巒,是台東市最具海岸意象的都市藍帶系統及獨特南島風格的公園。 台東海濱公園所在地,原本是垃圾掩埋場和濫葬公墓,成為都市之恥。經台東縣市政府遷移整地復育規劃後,大片綠地生氣盎然,呈現完全不同風貎,搖身一變成為都市之光。 海濱公園擁有風力發電設施親水護岸戲水區、觀海寶桑亭、望月白橋、帛琉男人會館,以及處處可見造型獨特的創作雕塑公共藝術品,錯落分佈在綠色大草原間。 佇立在綠草如茵上的寶桑亭,是海濱公園登高望遠觀海的最棒地點,經過寶桑亭再往下走,可見一座小吊橋,吊橋連接公園與琵琶湖的入口處,是一處捕捉浮光掠影的好地方。 連接海濱公園和森林公園的琵琶湖自行車道,是由厚實的枕木舖設而成的原木棧道,為全長5公里森林湖濱小徑道,沿途花木扶疏、綠草碧茵、景觀豐富多變、海風徐拂、彷彿置身南國,全程約30~40分鐘,是在台東市區飽覽東海岸之美的好地點,也是適合親子共乘非常棒的單車路線。 海濱公園也是台東市每年舉辦炮轟寒單爺、原住民馬卡巴嗨豐年祭等大型活動的主要場地,各項設施俱全,是前往台東旅遊絕對不可錯過的景點。

台東富岡漁港

富岡港早期名為加路蘭港或伽蘭港,位於台東市近郊,現有泊地3.6公頃,南防坡堤300公尺,北防坡堤150公尺,碼頭480公尺,在規模上並不是台東縣的第一大港,卻是從台東進出綠島和蘭嶼的客船碼頭,每逢假日和觀光旺季,搭船遊客絡繹於途,平均每天進出達5千人次,是相當繁忙的港口。 富岡港也是台東市近郊唯一的漁船港口,每天都有漁船帶回新鮮美味的海鮮,在碼頭上就地拍賣,呈現熱鬧的漁業風光,是體驗漁村風情的好地方。 富岡港同時是到台東外海垂釣和賞鯨的出海港口,是結合觀光、產業、交通等多功能的港口。 富岡漁港的漁船屬於噸位較小的近海漁船,主要以流刺網、延繩釣、追逐網、搖鐘網、鰾旗魚等作業方式來捕捉魚類,漁獲也多為近海魚類或洄游性的旗魚、鮪魚和鬼頭刀。作業船隻通常在凌晨出海,約在早上8、9點返航,魚獲擺在漁民活動中心前的漁市拍賣,屆時人聲喧嘩,吆喝聲此起彼落,形成特殊交易景觀。 在碼頭上拍賣的漁獲,立即出現在漁港街上林立的攤商及生鮮餐飲店,是想吃新鮮又便宜的海產遊客必到之地,可以飽嚐一頓「尚青」的新鮮味美海鮮大餐,富岡生魚片更是台東名產。 富岡遊艇碼頭是熱門的東海岸賞鯨出海碼頭之一,賞鯨船自早上7點開始,每2小時一班,每天3班,出海約30分鐘即可看到鯨豚在白色浪花花上嬉戲的畫面,讓一償賞鯨美夢的驚喜連連,大呼過癮。 富岡漁港港區建有漁業大樓,設有觀光漁市,漁港入口處,有代表台東區漁會意象的大理石雕,防坡堤亦經美化,設有鯨豚活躍海洋的浮雕,及介紹台東沿海所產各種鯨豚的彩繪。 在富岡漁港碼頭上,可以看到船進船出的忙碌景象,堤防邊是駐足欣賞浩瀚太平洋美景的絕佳地點之一。 富岡港與小野柳是串聯成台東近郊半日遊或一日遊的最佳旅遊點。

台東海山寺

從台東市最繁華的中華路轉入中正路,在路的盡頭,離海不遠的地方,矗立著台東最古老且遠近馳名的海山寺,全寺面積約有一甲,寺內環境幽美,建築氣派輝弘,儼然成為東台灣的佛教重鎮。 海山寺原名為觀音祠,因其朝山傍海改名為「海山寺」,大雄寶殿高72公尺、面積高達100坪,氣勢相當莊嚴,主祀三尊佛像以及三尊菩薩,其中的三尊大佛-釋迦牟尼佛、阿彌佗佛和藥師佛,是從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留傳下來,是相當珍貴的歷史文物,旁祀的伽藍菩薩、韋馱菩薩、地藏王菩薩也年代久遠,使得海山寺成為台東市的當地佛教祭祀中心。 大雄寶殿的左側是一棟4層樓的建築,內部設置齋堂、講堂、駐寺法師起居室;而在大雄寶殿的右側則是公益組織海山寺護法委員會、悲願婦女會、普賢行願會辦公室及圖書館;大雄寶殿後方有一棟高為三層樓的彌陀殿,是安置信徒遺骨的地方,在兩殿之間設有一個花園,樹木、花草、流水等庭園設施相當豐富。

台東都蘭遺址

都蘭遺址位於東河鄉都蘭村西北方約1公里的平緩海階地上,是佔地極廣的麒麟文化遺址,距今約3000年前,為巨石文化的南緣,分成岩棺區、石壁區,主要文化特徵為多樣的巨石類型,目前僅殘留由三塊豎立在地面上的石壁組成的石列與岩棺,己被台東縣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。 都蘭遺址是東海岸巨石文化的代表性遺址,最重要的特色,是具有成群經過人為雕琢過的大型巨石遺物,其中包括單石、岩棺、石壁、石輪等類型,因此又稱「巨石文化」,台東縣政府委託黃士強教授進行遺址範圍的調查,得知本遺址範圍廣大,而且可能包含繩紋紅陶、麒麟文化和卑南文化等三個時代的文化堆積。但仍有待詳細的發掘才能證實。 民國七十七年都蘭遺址經台東縣政府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,公告範圍以面積約3,500平方公尺的「岩棺區」及面積約2,827平方公尺的「石壁區」。石壁區僅殘留三塊豎立原地的石壁,其中一塊上面雕有一對半球的突起,下方則突出,因而稱為「孕婦石」。 在臺灣,至目前為止,有關這一類型文化,僅見於東海岸及南部,淵源可能與中南半島的巨石文化有關。 東海岸代表性的遺址有都蘭遺址、泰源遺址、麒麟遺址、白守蓮遺址、白桑安遺址、忠勇遺址等。 都蘭原名都巒,阿美族原住民闢地耕作,將挖掘的石頭砌在旱地旁,稱拾石砌牆處為「Etolan」,隨著不同的發音演變稱為都蘭。

台東新東糖廠文化園區

新東糖廠曾是台東民間經營的紅糖製造廠,於民國80年結束營業生產後,在台東縣政府輔導下積極地轉型為「都蘭紅糖文化園區」,將閒置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合力經營的藝術文化園區,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空間,提供週末假日的地方部落文化藝術團體演出及原住民的傳統美食,已成為東台灣新興藝術工作者的搖滾舞台,且還有許多可以開發及經營的空間。 新東糖廠建於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,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經遭到盟軍砲磾轟炸,雖然已經廢棄多年,但仍保留結構完整的木造房舍、辦公室、升旗台和工廠。 新東藝術文化園區觸目所及都是舊糖廠閒置的建築,集合眾多藝術家的巧思,充分將空間規劃轉換為處處都見滿藝術氣息的環境,園內隨處可見用漂流木的雕刻、鵝卵石與鋼筋所組成的藝術品,顯得十分原始與粗獷,已經生銹的鐵殼子工廠,還流露出幾分頹廢的氣息,都已被注入全新的生命。 閒置多年的台糖廠房,有「Siky木雕工作室」在此長駐,還有一間佈滿藝術圖騰的創意手工藝販賣小屋「好的擺」,木造房舍已規劃成民宿以及阿美族傳統文化館,辦公室成為休閒的糖廠咖啡館,伴隨著錯落有致的院落、迴廊、老樹、矮木、花叢及荷花池,逐漸聚集來自各地的藝術工作者集思廣義創作,藝術氣息也更加濃厚。